SHANGHAI ZHUDINGYUAN EQUITY INVESTMENT FUND MANAGEMENT C.ltd.
你闻闻看这木屑多香,每一处木头的味道都是不同的,还是明清时候的老东西,现在也不多了。”站在西溪湿地里的一组明清古建筑前,孟晖摸着精致的隔扇门,轻轻感叹,看到一旁的木工匠正在刨木头,满满的刨花洒满地上,她蹲下身子,捡了好几缕刨花放进包里。这就是写《花间十六声》、《潘金莲的发型》的孟晖。
昨天,刚在上海博物馆聊完古代面纱、玻璃、屏风、项圈,孟晖又一个人坐高铁奔到了杭州,在晓风书屋,娓娓道来那些逝去的古代文化。一整天,她没吃早饭和中饭,在晓风书屋朱老板的陪同下,去了西溪湿地。洪园旁的一组明清老房子让她惊喜不已。跟着她,你仿佛也能感受到生活中的那一抹古意。 她不小资,也没时间打扮。很多看过孟晖书的人,都觉得这位“女史”家里一定很复古、很小资。“爱穿旗袍,屋里终日点着沉香,泡茶用的都是古董。”一位粉丝在孟晖微博里的留言,让她哭笑不得。“我的生活很粗糙,没时间打扮,整天翻文献。我关心的是古代文明,而不是小资的生活方式。”眼前的孟晖,戴着金边眼镜,及肩短发,没有化妆,白底的连衣裙上,黄绿色的花朵,清新干净,脚上穿的凉鞋上,还绕着一朵米色的花。
她对南宋人的生活如数家珍:“现在好多中国人的生活方式,都是在南宋形成的,古代的杭州人,喝茉莉花调制的饮料,自制肥皂团,穿抹胸,是很开放,且讲究生活品质的。”虽然只走马观花地来过杭州两三次,但提起南宋人的生活,孟晖如数家珍。孟晖说,宋代人的饮料事业很发达,全部要现做,而且种类多。“夏天人们出汗多,容易中暑,宋代人就把麦秆用热水烫两次做饮料,可以止渴、祛暑,又环保。高档一点的,是用沉香的烟做的饮料,临安的市面上就有得卖。” 宋代理学兴起,“存天理,灭人欲”,在人们的想象中,南宋女人穿衣服,总是裹得牢牢的,没有唐代美女那么“豪放”。可孟晖说,这完全是一种误解。“福建出土的宋画里,宋代女性的穿衣,全都在学晚唐,里头是抹胸,能看出微微的乳沟,然后配一个对襟的长衣。中国古代的丝绸特别发达。到夏天的时候,大家就穿这种轻纱和罗衫,臂膀可以透出来,蛮性感的。”
图为福州南宋黄升墓出土的纱衣与纱裙
---------------------
孟晖,达斡尔族,1968年生于北京,1987年就读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本科,1990~1993年法国巴黎大学留学;1994~1998年北京艺术博物馆保管陈列部工作;曾任北京三联书店《读书》杂志编辑,现为自由撰稿人。著有长篇小说《盂兰变》(2007),随笔集《花间十六声》(2006)、《画堂香事》(2006)、《贵妃的红汗》(2010)及学术作品《中原女子服饰史稿》(1995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