无论从哪个角度看,中国经济从未有过如此激荡的变化:市场经济走到了尽头,资本经济时代将彻底到来。而资本经济跟市场经济相比,最大的区别在于:资本经济多了一根“杠杆”。
这究竟是一根什么样的杠杆呢?
先看个鲜活的例子:小米手机其实是典型的“资本思维”成长起来的企业。首先,他会找到合作方、投资方,告诉他们方我将用全新的方式做手机,然后大家一起来做,在还没有开工之前就拿到了投资,并且组建了一个分工型、协作化的团队。然后它会先告诉消费者我要做一个什么样的手机:配置是多少、价格是多少。找到了自己的消费者,拿到了订单,这时再去找工厂去做代加工,然后以手机为渠道,不断做深、往外延展。小米用的就是轻资产、精定位、做纵深、高增长的资本思维方式。你会发现,小米背后形成了一条生态链,价值巨大,却又不需要工厂和设备,仅用5年竟然可以成为中国第四大互联网公司,价值450亿美金!“资本思维”背后的杠杆作用的力量是巨大的!
但是,如果小米手机按照传统的“市场思维”去运作,那么过程是这样的:首先,我们需要一笔启动资金,先用于手机市场的调研和产品研发,这个过程需要至少半年。然后我们得准备一大笔费用去购买设备、建设厂房,接下来开工生产。当产品生产出来之后再去找渠道商,你还得去砸钱做广告,努力卖给消费者。这时如果资金不够了就去银行贷款,进行扩大生产。而传统企业之所以难以为继,症结就在这种运作思路上,最后资不抵债、或者利润率赶不上银行的贷款利息!
在以往的市场经济时代,企业跟金融是“债权型”关系,而在资本经济时代,企业跟金融机构是“股权型”关系。“债权型”关系的弊端日益暴露:金融机构把钱“借”给企业谋发展,比如银行就是企业的拜把兄弟,但是这位拜把兄弟只愿跟企业同富贵,不愿跟企业共患难!
当经济处于上行期,银行会锦上添花,主动、过度的放贷给企业。而一旦经济进入下行期,银行就立刻釜底抽薪,绝不会雪中送炭,这使下行的经济雪上加霜,这也是中国银行盈利模式和监管模式决定的。
而